脑血管堵塞是怎么回事,怎么办

2024-11-1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陈中璞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血管内科

病情分析:脑血管堵塞,也称为脑中风或缺血性卒中,是由于血液供应受阻导致部分大脑缺氧和营养不足的情况。以下是详细说明:

1.病因与类型:

血栓形成:这是最常见的脑血管堵塞原因,占所有病例的约60%。血栓通常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处形成,慢慢堵塞血管。

栓塞:占30%-40%的病例。血块或其他物质(如脂肪、气泡)在别处形成后脱落,并随血流进入大脑小动脉,导致堵塞。

小血管病变:主要影响微小动脉,常见于高血压或糖尿病患者。

2.症状表现:

突然感到一侧身体无力或麻木,尤其是面部、手臂或腿部。

语言障碍,包括说话困难或理解问题。

突发的视力模糊或失明,特别是一只眼睛。

丧失平衡或协调能力,导致行走困难。

严重头痛,可能伴随呕吐、眩晕或意识丧失。

3.急救措施:

立即就医:时间就是大脑,每分钟有190万个神经元死亡。尽早治疗可以显著降低长期损害风险。

鉴别中风:使用FAST原则,即面部下垂、手臂无力、语言障碍、及时应急。

4.治疗方法:

溶栓疗法:在症状出现的4.5小时内,静脉注射溶栓药物,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可以溶解血栓。

机械取栓:通过导管将堵塞物直接取出,适用于较大动脉堵塞且在6小时内送达医院的患者。

药物治疗: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抗凝血药物(如华法林)等可预防再次中风。

5.预防措施:

控制高血压、高胆固醇及糖尿病。

戒烟限酒,保持健康饮食和规律运动。

定期体检,监控血压、血脂水平。

脑血管堵塞是一种严重但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及早识别症状并迅速采取行动至关重要,同时坚持长期预防措施以减少复发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