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1.钙化特点:肺结节内的钙化是评价结节性质的重要依据。若为弥漫性或层状钙化,往往提示良性病变,如瘤样钙化或肉芽肿性疾病。若呈偏心性或不规则钙化,则需要更加警惕恶性可能。
2.大小及生长速度:一般认为直径小于6毫米的钙化结节风险较低,可定期随访观察。6-8毫米或更大的结节需根据情况进行更详细检查,包括薄层CT或增强CT扫描。如果随访中结节体积持续增加,则提示潜在风险升高。
3.患者病史与症状:结合有无长期吸烟史、职业暴露史以及是否存在慢性咳嗽、血痰等症状,可以帮助初步评估结节的良恶性性质。对于高危人群,需提高警惕。
4.影像学评估:胸部CT能提供更清晰的结节形态信息。如果钙化结节形态呈现分叶状、毛刺边缘等特征,应考虑进一步检查,如PET-CT以评估代谢活性。
5.活检或手术:当影像表现和临床评估无法明确诊断时,可通过支气管镜活检、经皮穿刺活检或外科切除获取组织,以明确病理性质。
肺结节的发现需要综合判断,不应仅凭钙化或大小单一因素决定管理策略。对于低风险者可选择定期影像随访,而高风险情况下建议及时行进一步检查或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