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手术创伤
手术过程中可能对尿道或膀胱造成一定程度的机械性损伤。导管插入和取出的操作会刺激尿道黏膜,导致局部组织充血、水肿,从而引发排尿时的疼痛感。这种情况通常随着组织愈合逐渐缓解。
2.尿路感染
手术操作可能增加细菌侵入尿路的风险,引发尿路感染。尿路感染患者不仅会有排尿疼痛症状,还可能伴随尿频、尿急、尿液浑浊甚至发热等表现。术后未严格遵循无菌操作或存在长期留置导管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生感染。
3.膀胱刺激
插管可能引起膀胱或尿道的过度敏感,导致排尿时的不适或疼痛。手术过程中因结石移动或碎石处理可能加重膀胱壁刺激,也会引发同样的症状。
4.残余结石或碎片
手术未能完全清除结石,或者结石碎片滞留于膀胱或尿道内,可能在排出过程中刮擦尿道,引起刺痛感或灼烧感。
5.尿液成分变化
手术后机体代谢调整可能使尿液中的钙、尿酸等成分浓度增高,对尿道产生化学性刺激,导致排尿疼痛。这种情况尤其见于饮水量不足或术后恢复期间饮食不当者。
6.导管相关并发症
如果术后留下双J管或其他类型的导管,其位置不佳或长时间摩擦尿道和膀胱壁,也可引发局部炎症和疼痛。部分患者还可能伴有腹部隐痛或腰背部酸胀。
术后如果小便疼痛持续时间较长或症状加重,应及时就医检查,包括尿常规、超声或泌尿系统影像学评估,以明确具体病因并进行针对性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