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机械性刺激
结石经过尿路时,可能直接刮擦尿道或膀胱壁,造成局部黏膜受损。这种损伤会触发神经末梢,导致局部产生瘙痒或者灼烧感。碎屑状的小结石在排出的过程中,也可能残留在尿路中,引发持续性的刺激。
2.炎症反应
结石的存在易引起尿路黏膜的炎症反应,比如膀胱炎或者尿道炎。炎症会释放组胺等化学物质,刺激神经末梢,从而诱发瘙痒感。这种炎症不仅限于结石所在的部位,也可能辐射至尿道根部。
3.尿液不完全排空
较大的结石可能阻碍尿液通畅排出,导致部分尿液滞留。尿液中的矿物质和代谢废物积聚,会进一步刺激尿路组织,加重瘙痒感。尿液滞留也容易滋生细菌,引起感染,使症状加剧。
4.继发感染
结石患者常伴随尿路感染,尤其是细菌感染。细菌分泌的毒素和代谢产物也会作用于尿道黏膜,进一步激活免疫反应,导致瘙痒甚至疼痛症状。
5.神经反射机制
结石在尿路内移动时,还可能通过神经反射机制引发类似瘙痒的异常感觉。这种现象可能并非真正局部病变,而是由神经信号传导异常引起的体感投射。
及时就医检查结石的位置和大小,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药物溶石、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症状和预防并发症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