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非甾体类抗炎药: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胃肠道损伤,如胃溃疡、胃出血或消化不良,发生率约为10%-20%。
对肾功能有一定影响,尤其是老年人或已有肾病者,可能导致肾功能下降或水钠潴留。
心血管系统风险增加,长期大剂量使用与心肌梗死或中风的风险略微相关。
2.激素类药物(如糖皮质激素):
长期使用可能引起骨质疏松、股骨头坏死、体重增加及感染风险升高。
血糖水平可能升高,增加糖尿病的风险,尤其在既往有代谢紊乱的患者中更明显。
可能干扰肾上腺功能,出现激素依赖或停药综合征。
3.镇痛类药物(如阿片类):
长期服用可能导致成瘾性,出现依赖或戒断反应。
消化系统问题较常见,如便秘或恶心,部分人群发生率可达30%-50%。
长期大剂量使用可能对认知功能及情绪产生不良影响,如记忆力下降或抑郁情绪。
4.神经调节药物(如加巴喷丁、普瑞巴林):
长期服用可能导致嗜睡、头晕、共济失调等神经系统不良反应,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体重增加。
少数患者可能因停药出现反跳性疼痛或其他戒断症状。
5.中成药及草药类药物:
长期服用某些中成药可能因质量或成分不明引起肝肾毒性。
如果含有未标明的西药成分,可能与其他药物产生相互作用,增加不良反应风险。
合理的治疗方案应综合药物、康复训练和生活方式干预,避免依赖长期单一药物控制症状,定期随访以评估治疗效果及副作用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