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术前评估
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包括腿部感觉、肌力和反射的评估。
影像学检查是确诊和制定手术方案的关键,如X线、CT或MRI可以明确狭窄程度、具体部位及周围组织状态。
术前还需评估患者的一般健康状况,确保能够耐受手术和麻醉。
2.手术目的与适应症
减轻压迫:通过去除增生骨质、肥厚韧带或突出的椎间盘,解除对脊髓和神经根的压迫。
恢复功能:缓解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提高活动能力。
手术适应症包括严重的间歇性跛行、持续性的神经性疼痛,以及保守疗法(如药物、理疗)效果不佳的情况。
3.手术步骤
麻醉:通常采取全身麻醉或硬膜外麻醉。
切口:在腰部沿正中线切开皮肤和肌肉,暴露椎板和棘突。
去除病变组织:视具体病情选择部分或全部切除椎板、肥厚的黄韧带,必要时处理突出椎间盘或增生关节突。
神经减压:充分清除压迫源后确认神经通道畅通。
稳定性重建:若椎管狭窄伴有椎体滑脱或不稳定,可植入金属内固定器材进行融合手术。
缝合:逐层缝合组织并放置引流管以减少术后积液风险。
4.术后管理
常规监测生命体征,预防血栓及感染。
早期活动:术后通常建议患者尽早离床活动,一般术后24-48小时即可在保护下尝试站立和行走。
功能康复:根据术后恢复情况制定具体的康复计划,包括腰腹肌训练以增强脊柱稳定性。
5.可能的并发症
感染、出血或血肿的风险。
脊柱不稳或内固定装置松动。
神经损伤导致的症状加重或功能障碍。
开放手术虽能有效缓解症状,但需要结合患者整体情况术后严格遵循医嘱,优化康复过程,以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