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绍东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脊柱外科
1.发病原因
颈椎病主要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骨质增生或韧带肥厚等引起,常与年龄增长、不良姿势或长期颈部负担有关。
肿瘤压迫通常由颈椎区域的良性或恶性肿瘤所致,包括原发性骨肿瘤、转移性肿瘤或椎管内肿瘤。
2.疼痛特征
颈椎病的疼痛多为慢性、间断性,常表现为颈部僵硬、酸胀或钝痛,并可向肩膀或上肢放射,活动或休息后可能缓解。
肿瘤压迫的疼痛往往较为持续且进行性加重,夜间更为明显,部分患者可出现局部深部剧痛,普通止痛药效果有限。
3.神经症状
颈椎病导致的神经症状可能包括手指麻木、无力或精细动作不协调,严重时出现走路不稳或双下肢乏力。
肿瘤压迫的神经症状具有侵袭性和快速进展特点,可能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肢体麻木、瘫痪,以及大小便失禁等。
4.全身表现
颈椎病一般不会引起明显的全身性症状。
肿瘤压迫可能合并肿瘤相关全身表现,例如体重下降、发热、疲劳等,尤其是恶性肿瘤患者。
5.影像学检查
颈椎病通过X线、CT或MRI检查可见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
如果怀疑肿瘤压迫,MRI检查通常能清晰显示肿块位置、大小及对周围组织的侵袭情况,同时需要结合增强扫描或活检进一步确诊。
如果症状持续存在或逐渐加重,应及时就医,通过详细的病史询问、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测来明确诊断并进行针对性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