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海红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儿科
1.母乳性黄疸通常发生在出生后1至2周,因母乳中某些物质影响肝脏对胆红素的处理能力,从而导致胆红素水平升高。此类黄疸常见于健康、正常体重增加的婴儿。
2.继续母乳喂养是首要措施。尽管母乳性黄疸与母乳有关,但应坚持哺乳,以保证婴儿获得充足的营养和免疫保护。
3.如果婴儿的黄疸程度较重或持续时间较长,应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血液检查以排除其他病理性原因如溶血性黄疸或肝功能异常。
4.在某些情况下,医生可能建议暂时停止母乳喂养1-2天,并用配方奶替代观察症状变化。如果黄疸明显减轻,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5.光照疗法是另一种选择,即通过将婴儿暴露在特殊蓝光下帮助分解过多的胆红素。在此过程中,需遵循医嘱,确保安全和有效。
母乳性黄疸是一种常见且通常无害的情况。继续母乳喂养并密切监测婴儿的状态是最重要的步骤。如有疑虑,应及时咨询医疗专业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