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尧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内分泌科
1.饮食频率:建议采用少量多餐的方式,每天进食4-6次。每餐尽量避免吃到完全饱腹状态,以减轻胃部负担,同时提供足够的热量和营养。
2.食物选择:多摄入高营养密度但相对低体积的食物。例如富含蛋白质的鸡蛋、鱼肉、瘦肉等,以及坚果类食品。这些食物容易为身体提供能量和必要的微量营养素,同时不易过早感到饱腹。
3.细嚼慢咽:就餐时充分咀嚼能够帮助消化,并减少胃肠道的不适感。咀嚼时间延长还能更有效利用胃的空间,避免不必要的胀气。
4.温和扩容:在没有明显饥饿感时,可适量饮用温水或汤类,逐步增加胃容量的耐受性,避免突然大量进食对胃造成刺激。
5.运动辅助:适当进行核心区的锻炼,如瑜伽或深呼吸练习,这可能改善胃肠蠕动功能,间接帮助胃容量恢复。
6.医学观察:若长期存在胃容量缩小相关的异常症状,如持续的胃胀、胃痛或进食困难,应及时就医排除其他潜在的胃肠疾病。
胃容量变化通常是可逆的,关键在于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恢复正常饮食习惯,不建议突然增加食物摄入量以免损伤胃壁。避免暴饮暴食或食用难以消化的食物也尤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