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用腐败食物易导致癌症的原因是什么

2025-07-2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食用腐败食物可能增加癌症风险的主要原因是其中可能含有有害微生物和致癌物质。这些物质在食物腐败过程中产生,长期摄入可能损害健康。

1.微生物污染:腐败食物中常见的细菌如沙门氏菌、大肠杆菌等会释放毒素。某些霉菌,如黄曲霉,其代谢产物黄曲霉毒素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定为强烈致癌物。研究显示,黄曲霉毒素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2.亚硝酸盐及亚硝胺:在食品保存过程中,为了防止细菌生长,常使用亚硝酸盐作为防腐剂。腐败食物中,这些化合物可能转化为亚硝胺,后者是一种潜在致癌物。实验表明,亚硝胺与胃癌和其他消化道癌症有显著关联。

3.自由基生成:腐败食物中的脂肪酸容易氧化生成自由基,自由基可损伤DNA,引发细胞突变。长期暴露于高水平的自由基环境中,有可能诱导癌变。

4.化学污染物:腐败食物中可能积累某些化学污染物,例如多环芳烃和多氯联苯,这些物质同样具有致癌性,并且通过食物链传递,影响更广泛的人群。

注意保持饮食安全,避免食用任何可能腐败或变质的食物,是预防癌症的重要措施之一。确保食物的新鲜和妥善储存,可以有效降低患癌风险。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