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肠癌分为I期至IV期,其中I期和II期多局限于肠壁范围,III期累及周围淋巴结,IV期出现远处转移。便血可出现在任何阶段,但通常在早期阶段容易被忽视,因为症状不典型且与痔疮、肛裂等良性疾病相似。
2.在早期阶段(I-II期),肠黏膜受到肿瘤侵袭可能会引起少量出血。此时,便血往往颜色较鲜红或暗红,与粪便混合,并伴随大便形状改变、排便习惯异常等症状。
3.中晚期阶段(III-IV期)便血可能加重,出血量增多,有时表现为黑便,提示消化道出血。伴随的症状可能包括贫血、体重下降、腹痛、乏力等全身性表现。
4.约60%-70%的肠癌患者在早期有间歇性便血表现,但部分患者可能完全没有明显症状,直到中晚期才发现。单纯通过便血难以确定肠癌的具体阶段。
便血并非肠癌特异性症状,需与其他疾病如痔疮、肠炎、感染性病变鉴别。如果反复出现便血,建议尽早进行肠镜检查和相关诊断评估,以明确原因并及时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