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及时送医:
消化道出血患者可能出现头晕、乏力、呕血、黑便或意识模糊等症状。高龄老人由于器官功能减退,对失血耐受性较差,容易发生休克或其他并发症,需第一时间前往有医疗急救能力的医院。
2.常见病因分析:
胃溃疡或十二指肠溃疡:这是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原因,可表现为呕血或柏油样大便。
消化道恶性肿瘤:如胃癌、结直肠癌等,尤其在老年人群中需高度警惕。
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多见于有慢性肝病或门静脉高压的患者,出血量可较大。
血管病变:如胃肠道动静脉畸形、缺血性肠病等。
药物相关: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如华法林)或非甾体抗炎药(如阿司匹林)的人群易发生消化道黏膜损伤和出血。
3.初步处理措施:
保持患者平躺姿势,头稍侧向一边,保持呼吸道通畅。
避免进食和饮水,防止加重出血或干扰后续检查。
观察出血的性状,如呕血的颜色呈咖啡渣样还是鲜红色,排便是否为黑色或暗红色,为医疗人员提供参考信息。
4.医疗救治步骤:
补充血容量:通过输液或输血维持生命体征的稳定,防止失血性休克。
内镜下止血:胃镜或肠镜检查不仅能明确出血部位,还可以进行止血治疗,如电凝、夹闭或喷洒止血剂。
药物治疗:应用质子泵抑制剂减少胃酸分泌,必要时使用止血药物或纠正凝血功能异常。
外科手术或介入治疗:对于内镜无法止住的大量出血,可能需要手术或介入栓塞治疗。
5.护理与监测:
高龄患者术后需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预防感染、电解质紊乱及多脏器衰竭等并发症,并根据病因调整饮食结构与生活习惯。
消化道出血是严重威胁老年人生命的疾病,及时识别和治疗是关键。在医生指导下控制基础疾病、规范使用药物能够有效预防再次出血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