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睡眠质量问题
成年人通常需要每晚7-9小时的高质量睡眠。如果睡眠时间不足,或者虽有足够的睡眠但经常中途醒来或入睡困难,可能导致白天乏力。
不良的睡眠环境(如噪音、光线过强)或长期熬夜也会显著影响精神状态。
2.饮食不均衡
缺乏铁、维生素B12等营养物质可能引发贫血,从而导致疲劳感。
过度摄入咖啡因、高糖分食物虽然短时间内能提振精神,但随后容易出现更强烈的疲倦。
饮食不规律或不吃早餐会降低全天的体力和专注度。
3.运动不足或过量
长期缺乏运动可能导致代谢水平下降,进而使人感到虚弱无力。
过度运动或不科学的锻炼方式也会增加身体负担,造成长时间的疲惫感。
4.心理压力和情绪因素
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或抑郁状态下,会消耗大量的心理能量,并且可能伴随注意力下降和嗜睡感。
如果这种状态持续超过两周,需要考虑心理健康问题并及早干预。
5.疾病或健康状态变化
慢性疲劳综合征、甲状腺功能减退、糖尿病、心脏病等基础性疾病可能导致明显的疲劳症状。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另一重要原因,其表现为夜间频繁呼吸中断,患者可能虽睡够时长但仍然没有恢复精力。
6.药物副作用
一些药物,例如抗组胺药、镇静剂或抗抑郁药,可能引起困倦和疲劳。
在服用这些药物期间出现类似症状,应咨询主治医生调整用药方式。
在排查上述原因后,可以通过规律作息、保持均衡饮食、适当锻炼以及减轻心理压力来调节状态。如果持续疲惫的现象未见好转,建议尽早寻求医生帮助,进行全面身体检查,以排除潜在疾病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