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躯体形式障碍是一种精神心理疾病,常见症状包括身体部位反复出现疼痛、乏力或其他不适,但经过医学检查往往无法找到明确的生理病因。持续性疼痛是其常见表现之一,通常涉及头部、胸部、腹部或四肢等多个部位。
2.持续性疼痛的原因多与心理和社会因素有关。例如长期压力、焦虑、抑郁或创伤经历可能激活中枢神经系统的异常信号传递机制,导致疼痛感放大。个体对疼痛的关注及过度解读,也会强化这些不适体验。
3.数据显示,约20-30%的门诊患者有类似的躯体化症状,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存在心理健康问题。女性患者的发生率通常高于男性,这可能与激素水平波动以及心理承受能力差异有关。
4.躯体形式障碍与慢性疼痛密切相关,且两者会形成恶性循环。疼痛使得患者情绪更加低落,而情绪问题又进一步加重疼痛的感知。
5.治疗方法包括心理疏导、行为认知治疗以及必要时的药物干预。抗抑郁药物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可能改善疼痛,同时通过放松训练和正念疗法可帮助缓解患者的紧张与焦虑。
如果出现长期无法解释的疼痛症状,建议及时就医,通过正规检查排除器质性病变,同时进行心理评估以明确潜在的精神心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