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心理因素:
焦虑、抑郁或压力状态会导致中途醒来,尤其在凌晨2点到4点这一阶段更为明显。研究表明,焦虑障碍患者有超过50%的人会出现睡眠维持困难。
遇到重大事件或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时,大脑过度活跃,容易干扰正常睡眠周期。
2.生理原因:
随年龄增长,深度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夜间容易醒来。据统计,60岁以上人群中约30%-40%会有类似问题。
荷尔蒙波动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更年期激素变化,会导致睡眠中断。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引发反复憋气,打断睡眠,这种情况在肥胖者中发生率高达20%-30%。
3.生活习惯及饮食:
晚餐过饱或饮用咖啡、浓茶等兴奋性饮品会刺激神经系统,影响夜间睡眠。咖啡因的半衰期约为5-7小时,因此下午3点以后摄入也可能影响夜间睡眠。
睡前使用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其蓝光会抑制褪黑激素分泌,干扰睡眠节律。
4.睡眠环境:
噪音、光线或不舒适的床铺可能降低睡眠质量。
卧室温度过高或过低同样会引起夜间醒来。人体核心体温下降是进入深度睡眠的必要条件,环境温度过高会干扰这一过程。
5.其他健康问题:
夜尿频繁可能与泌尿系统疾病或糖尿病相关,从而打断连续睡眠。
某些药物如抗高血压药物、抗抑郁药物等,其副作用可能影响睡眠维持。
出现类似情况,可以尝试以下调整:避免下午或晚间摄入刺激性饮品;保持规律作息;睡前避免强光刺激和心理压力。如果症状持续并影响日常生活,应及时就医,排除潜在的身体疾病或精神问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