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倒退期什么意思

2025-03-28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病情分析:睡眠倒退期是一种正常的发育现象,通常指婴幼儿在某些特定年龄阶段,原本较好的睡眠习惯和规律突然发生改变,表现为夜醒增多、入睡困难等。这种现象与婴儿大脑发育及生理变化密切相关。

1.常见年龄段:

睡眠倒退期通常出现在4个月、8-10个月、12个月、18个月以及2岁左右,这些时间点与儿童的大脑快速发育及行为技能的突破性进展有关。例如,4个月时涉及昼夜节律的成熟,8-10个月可能与爬行、站立能力的发展相关。

2.表现:

夜间醒来次数显著增加,从之前的一觉到天亮变为频繁夜醒。

入睡时间延长,可能需要比以往更久才能入睡。

白天小睡时间减少或拒绝小睡。

表现出烦躁不安、哭闹增多。

3.生理机制:

大脑发育:此时是神经系统迅速发展的阶段,孩子可能正在学习新的运动和认知技能,这会导致神经兴奋性升高。

睡眠结构变化:如4个月时深浅睡眠比例开始发生变化,更接近成人模式,因此更容易被外界刺激唤醒。

生长激素分泌增加:生长激素在睡眠中释放较多,但身体对这种新变化可能需要时间适应。

4.持续时间:

通常,这种状态会持续2-6周,具体因个体差异而不同。随着婴儿逐渐适应新的发育阶段,睡眠习惯一般会恢复稳定。

保持耐心并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作息习惯是应对睡眠倒退期的关键,例如固定的就寝时间、舒适的睡眠环境以及适度减少临睡前的刺激性活动。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