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理机制:在快速眼动期,身体会进入一种自然的肌肉放松或瘫痪状态,以防止做梦期间身体过度活动。如果大脑从这种状态苏醒得太快,而身体尚未完全解除瘫痪,就可能导致短暂的肌肉无法活动,这就是所谓的睡眠瘫痪。通常会有持续几秒到几分钟的时间,尽管听觉、视觉清晰,但身体难以动作。
2.诱发因素:
睡眠不足:长期睡眠不足或熬夜会增加发生睡眠瘫痪的概率。
睡眠不规律:例如轮班工作、倒时差等,会打乱正常的生物钟。
压力和焦虑:心理负担较重的人更容易在睡眠中出现异常。
仰卧睡姿:有研究显示,仰卧睡觉会让这一现象更常发生。
睡眠障碍:如嗜睡症,也会伴随这类状况。
3.感官错觉:很多人在睡眠瘫痪时可能会感受到胸口有压迫感、呼吸困难,甚至出现幻觉,如看到影子、听到诡异声音。这些现象是因为此时大脑部分区域仍处于梦境活动状态,与现实感知混淆所致。
4.健康风险:睡眠瘫痪本身并不会对身体造成直接伤害,但频繁发生可能提示存在慢性压力、焦虑问题或其他潜在睡眠障碍,需要引起注意。
建议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过度劳累。若此现象频繁出现,应当咨询专业医生进行评估,排除潜在疾病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