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不规律的饮食习惯:白天摄入的营养不足或不均衡,尤其是缺乏蛋白质和纤维素,会导致能源储备不足,从而在夜间感到饥饿。
2.血糖水平波动:若晚餐含有过多的简单碳水化合物,如糖分高的食物,可能引起血糖快速升高和下降,使人更快感到饥饿。
3.激素影响:饥饿素和瘦素是调节饥饿感的重要激素。夜间,饥饿素水平可能上升,而瘦素水平下降,导致饥饿感增强。
4.心理因素:压力、焦虑或精神紧张等心理因素可能导致情绪性进食,一些人可能倾向于在夜间通过进食缓解这些情绪。
5.睡眠质量差:睡眠不足或质量差会影响新陈代谢和激素平衡,进一步增加夜间饥饿的可能性。
改善夜间饥饿的对策包括合理安排三餐,特别是晚餐要注意营养均衡,避免过度摄入简单糖类,并尽量在每天固定时间就寝以保证充足的睡眠。如果症状持续,应考虑咨询医生检查潜在的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