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饮食和消化问题
消化系统未能完全消化某些食物时,会导致大便中脂肪含量增加,使得排泄物变得粘腻。同时,未消化的食物在肠道内发酵会产生气体,引发臭屁。这种情况多见于油腻、高蛋白或高糖饮食引起。
2.胃肠道感染或炎症
肠道菌群失衡或感染细菌(如幽门螺杆菌)、病毒等,会造成肠壁受损,导致大便性状异常。同时,感染还可能刺激肛门周围皮肤,引起灼痛感。
3.痔疮或肛裂
排便用力、粪便过硬或频繁腹泻可能导致肛门组织受损,引起疼痛。如果患有内痔或外痔,排便后可能因接触到分泌物引发灼烧样疼痛。
4.肠易激综合征
这是由于肠道功能紊乱引起的综合症状,表现为排便异常、腹胀、大便粘腻和肛门不适。
5.乳糖不耐受或其他食物不耐受
一些人对乳糖等特定食物成分不耐受,食用后容易引起腹胀、臭屁及排便异常。
6.慢性肠病或吸收障碍性疾病
如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或胰腺功能不全,这些疾病会影响正常的营养吸收,导致排泄物异常,甚至刺激肛门部位。
大便性状的改变以及肛门疼痛可能是多种疾病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由医生进行详细评估和诊断。平时保持清淡饮食,避免辛辣、油腻,同时多饮水,有助于预防上述问题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