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压迫解除与血液回流:当身体某部分长时间处于受压状态,局部血液循环可能受到影响,从而导致该区域麻木。当压力解除后,血液重新流入之前受压的组织,这种快速的血液回流会刺激神经末梢,引发疼痛或刺痛感。
2.神经敏感性增加:麻木通常伴随对周围感觉的减少。一旦正常的血流和氧气供应恢复,神经末梢会变得异常敏感,甚至轻微的刺激也能被放大,导致疼痛的感觉。
3.信号传导恢复:在麻木期间,神经信号的传导可能会受到抑制。恢复后,神经细胞开始重新传递信号,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信号,有时表现为疼痛。
4.炎症反应:长时间的压迫或损伤可能引起局部组织的轻度炎症,这在恢复时可能导致短暂的不适和疼痛。
理解身体麻木后的疼痛感有助于更好地管理这种不适。这种疼痛通常是暂时的,并非严重问题指征。但如果麻木伴随持续性剧烈疼痛,应及时就医,以排除潜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