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宝玉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神经内科
1.急性期治疗:
1.1.溶栓治疗:在发病3-4.5小时内使用静脉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可显著提高患者神经功能恢复的概率,减低死亡率。
1.2.机械取栓:对于大血管闭塞的病例,可在6-24小时内通过导管介入技术进行机械取栓,恢复血流。
1.3.控制脑水肿:使用甘露醇等脱水药物,降低颅内压,预防进一步损伤。
2.二级预防:
2.1.抗血小板治疗:长期使用阿司匹林或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预防再次中风。
2.2.控制危险因素:通过降压药、他汀类药物等控制高血压、高脂血症等中风风险因素。
2.3.改善生活方式:戒烟、限酒、健康饮食及适当运动有助于降低中风复发风险。
3.康复治疗:
3.1.物理治疗:通过功能性电刺激、步态训练等方法促进身体功能恢复,提高独立生活能力。
3.2.言语治疗:针对言语障碍的患者,通过专业的言语训练改善语言交流能力。
3.3.心理支持:提供心理辅导,帮助患者管理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提升整体生活质量。
尽早识别中风症状并及时就医是有效治疗的关键。注意长期管理和康复,能在很大程度上改善病情,减少后遗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