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皮肤毒性:
常见症状包括皮疹、干燥、瘙痒,甚至出现严重的皮肤反应。
治疗措施主要是保持皮肤清洁和保湿,使用医生建议的外用药膏,如糖皮质激素软膏,必要时口服抗生素。
2.高血压:
靶向药物可能导致血压升高,增加心血管风险。
定期监测血压,使用降压药如ACE抑制剂或钙通道阻滞剂进行控制。
3.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包括恶心、呕吐、腹泻和口腔溃疡等。
应对措施包括饮食调整,避免辛辣和刺激性食物,使用止吐药和抗腹泻药,针对口腔溃疡可使用局部麻醉剂和抗菌药物漱口水。
4.肝功能异常:
部分患者在使用靶向药物后会出现肝酶升高。
每周或每两周定期检测肝功能指标,如果异常,可能需要调整药物剂量或暂停治疗,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保护肝脏的药物。
5.心脏毒性:
包括心肌损伤、心力衰竭等。
建议在治疗前后进行心脏功能检查,如超声心动图或心电图,若发现问题,及时与心脏科医生协作解决,可能需要使用β受体阻滞剂或ACE抑制剂。
6.血液学毒性:
包括白细胞减少、贫血和血小板减少等。
定期进行全血细胞计数检查,视情况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红细胞生成素或输血治疗。
靶向药物的副作用虽然多样,但通过科学管理和积极治疗,大部分副作用可以得到有效控制。患者在用药期间需密切关注自身健康状况,定期就医检查,及时报告不适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