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晓东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医院 整形外科
1.清洁:每天用温水和温和的肥皂清洗水泡及其周围区域,以防止细菌感染。
2.干燥:确保脚部保持干燥,尤其在清洗后。可以用干净的毛巾轻轻拍干。
3.刺破:若水泡较大或影响行走,可考虑用无菌针头刺破水泡,但要注意仅刺穿表层,让液体流出,而不剥离皮肤。此操作应在彻底消毒手部和工具后进行。
4.覆盖:使用无菌纱布或创可贴覆盖水泡部位,以保护其免受进一步摩擦和感染。每日更换敷料,观察愈合情况。
5.避免刺激:尽量穿柔软宽松的鞋子,避免对水泡部位施加过多压力。
如果出现红肿、疼痛加剧或分泌黄色脓液等感染迹象,应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