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适应症和目的:
食管支架置入主要适用于晚期或不可手术切除的食管癌患者。
其主要目的是缓解由肿瘤导致的食管狭窄,改善患者的吞咽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2.操作步骤:
前期准备:进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如CT、内镜)评估肿瘤的位置和大小,并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安装前药物调整:根据患者情况,可能需要调整抗凝药物的使用。
麻醉和定位:大多数情况下在局部麻醉下进行,同时利用透视设备精确定位肿瘤位置。
支架选择:根据食管狭窄的长度、直径等参数选择合适的支架类型和尺寸。
置入过程:通过内镜或经皮途径将支架送至狭窄部位,展开支架以撑开被压迫的食管腔。
3.术后管理:
短期随访:密切观察术后有无并发症,如穿孔、出血或支架移位等。
饮食调整:术后初期建议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软食和普通饮食。
定期复查:定期进行影像学检查和内镜检查,评估支架位置及食管通畅情况。
4.可能并发症:
出血:支架置入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出现少量出血,应监测血红蛋白和临床症状。
移位:支架移位可能导致再次狭窄或其他并发症,需要进行再处理。
穿孔:尽管罕见,但需警惕支架导致的食管壁穿孔,尤其是放置不当的情况下。
5.成功率和预后:
食管支架置入技术成熟,成功率较高,约为90%以上。
对多数患者而言,可显著改善吞咽功能,提升生活质量。长期预后仍取决于原发疾病的进展情况。
支架置入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姑息治疗方法,通过合理应用可显著缓解食管癌患者的症状并提升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