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保护通气策略有哪几个

2024-11-13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何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胸外科

病情分析:肺保护通气策略是为了在机械通气过程中减少对肺部的损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低潮气量(LowTidalVolume):通常推荐使用6毫升每千克理想体重的潮气量,以减少机械通气诱导的肺损伤风险。相较于传统的10-15毫升每千克,此方法大幅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2.适度正压呼气末压力(PositiveEnd-ExpiratoryPressure,PEEP):通过维持适当的PEEP水平,可以防止肺泡塌陷,改善氧合,同时避免高PEEP引起的肺过度膨胀和心血管副作用。通常建议PEEP设置在5-15厘米水柱范围内,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调整。

3.限制平台压力(PlateauPressure):平台压力应保持在30厘米水柱以下,以避免因过度膨胀引起的肺损伤。研究表明,保持较低的平台压力有助于减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的病死率。

4.合理控制吸气时间与呼气时间的比例(I:ERatio):通常使用1:2或更长的呼气时间,确保充分的二氧化碳排出,防止空气滞留导致气胸等并发症。

5.个体化氧浓度调整(FractionofInspiredOxygen,FiO2):使用最低有效FiO2以达到目标氧饱和度,通常为90-94%。长期高浓度氧气暴露可能导致氧中毒,加重肺损伤。

定期监测并调整这些参数,结合患者的实际病情进行个性化治疗,是成功实施肺保护通气策略的关键。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