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解剖定位:公孙穴位于足内侧缘,具体在第一跖骨基底部的前下方。在解剖上,它邻近于拇长屈肌腱、大隐静脉的分支以及足底动脉枝的附近。该穴位还与脾经相连,故其作用尤为显著。
2.功能作用:公孙穴具有宽胸理气、健脾化湿的作用。现代研究表明,通过针刺或按压此穴可以有效缓解消化不良、胃痛、腹胀等症状。还可用于治疗精神不宁、失眠以及神经衰弱等问题。
3.刺激方法:在临床应用中,常用的刺激方法包括针刺、按摩或艾灸。针刺时一般采用直刺法,深度约为0.5-0.8寸。按摩则可以以适当力度进行按揉,每次持续3-5分钟。艾灸则需在穴位上方悬灸,以达到温通经络的效果。
公孙穴的正确定位及刺激能够有效地发挥其保健和治疗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可根据需要适当进行自我按摩或者寻求专业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