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涛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中医科
1.缓解痛经: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散寒止痛的作用,对于因寒凝气滞引起的痛经,有明显的缓解效果。研究显示,约有70%的痛经患者通过艾灸获得了显著改善。
2.调节月经不调:艾灸能够调节内分泌功能,对月经不调有一定益处。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有利于月经顺畅。大约60%的月经不调患者经过艾灸治疗后,症状有所改善。
3.注意事项:
避免对下腹部直接艾灸:月经期间子宫较为敏感,直接对下腹部进行艾灸可能加重疼痛或引发其他不适。
控制艾灸时间和强度:月经期间身体较为虚弱,应避免长时间或高温艾灸,以防过度出汗和疲劳。
选择适当穴位:可选取背部、腰部等穴位进行艾灸,如命门、肾俞等,有助于暖身活血。
4.个体差异: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于艾灸的反应也各异。有些人可能对热疗比较敏感,月经期间艾灸可能会引起不适,应根据自身条件酌情决定。
例假期间可以进行艾灸,但需遵循合理的操作方法,避免对下腹部直接艾灸,并控制好时间和强度。对于个体差异,应根据自身情况作出判断,必要时咨询专业医生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