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一、症状表现
1.寒湿体质:
常见畏寒怕冷,尤其是四肢冰冷;
喜热饮,喜温暖环境;
面色苍白或晦暗,无光泽;
舌质淡胖,有齿痕,舌苔白腻;
大便稀溏,尿清长,常伴有腹部胀满不适。
2.湿热体质:
常感觉身体沉重乏力;
容易出汗,汗液黏腻;
面色潮红或油光较多;
舌质红,舌苔黄腻;
小便黄赤,大便黏滞,常伴有口干口苦。
二、病因和诱因
1.寒湿体质:
多因长期处于阴冷、潮湿的环境;
饮食偏向生冷、寒凉食物;
缺乏运动,气血流通不畅。
2.湿热体质:
多因长期摄入辛辣、油腻食物;
长时间暴露在湿热环境;
精神紧张,情绪郁闷,影响体内气机调节。
三、调理方式
1.寒湿体质:
适宜食用温热性食物,如姜、葱、羊肉等;
避免生冷寒凉食物及饮品;
多进行体育锻炼,提高身体代谢和阳气;
经常保持居住环境温暖干燥。
2.湿热体质:
适宜食用清热利湿的食材,如薏米、绿豆、冬瓜等;
少吃辛辣油腻食物,避免过量饮酒;
保持心情舒畅,减轻精神压力;
居住环境要通风良好,避免过度潮湿和炎热。
寒湿体质和湿热体质虽然都涉及湿邪,但其表现、成因和调理方法有显著区别。了解各自的症状和原因,可以更有效地进行日常管理和预防,从而维护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