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钟爱主任医师
南京市中医院 老年科
1.心理因素:压力、焦虑和抑郁等心理因素常常导致食欲下降。这时,管理情绪和心理状态成为重要环节。研究显示,约30%的食欲不振患者与心理因素相关。
2.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会影响食欲。例如,抗生素、化疗药物或一些慢性病治疗药物都有可能引起食欲不振。据统计,超过20%的药物使用者报告有不同程度的食欲变化。
3.代谢和内分泌问题:甲状腺功能异常、糖尿病和肾上腺疾病等内分泌系统失调可能干扰正常的食欲机制。临床数据显示,5%至10%的食欲不振病例归因于代谢问题。
4.营养缺乏:维生素缺乏,如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D,与食欲减退密切相关。调查发现,大约15%的个体由于营养缺乏导致食欲问题。
5.疾病影响:感染、慢性疾病或癌症等可直接或间接影响食欲,无胃痛并不排除这些疾病的存在。在这些患者中,15%至30%可能未表现出明显的消化道不适。
6.生活习惯:不良饮食习惯或作息时间紊乱也可能导致食欲不振。改善饮食结构和规律作息是恢复食欲的重要措施之一。
若出现食欲不振持续超过两周,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详细检查,以排除潜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