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主任医师
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风湿免疫科
1.关节损害引起的运动障碍:重度风湿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可导致关节结构破坏,如软骨和骨组织的侵蚀,最终可能引发关节畸形或僵直。这不仅会限制活动范围,还可能由于关节负担加重导致下肢完全失去支撑能力,从而出现瘫痪。
2.脊髓压迫或神经受损:某些类型的风湿病(例如强直性脊柱炎)可能影响脊柱,导致韧带钙化、骨赘形成或椎间盘突出的情况。这些改变可能压迫脊髓或神经根,引起下肢无力、麻木甚至瘫痪。罕见情况下,血管炎性病变也可能导致脊髓供血不足,引发相应神经系统症状。
3.肌无力或肌肉萎缩:部分风湿性疾病如多发性肌炎和皮肌炎直接侵犯骨骼肌,可能表现为近端肌无力(如大腿和上臂)。肌肉长期萎缩则可能进一步降低身体的支持能力,导致生活无法自理甚至瘫痪状态。
4.免疫介导的中枢神经系统病变:某些系统性风湿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可能通过免疫机制攻击中枢神经系统,造成脑部或脊髓的病变。这可能伴随偏瘫、截瘫或者四肢瘫痪。
5.感染或药物副作用: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可能增加感染风险,而由感染衍生的问题(例如脊柱结核或脑膜炎)也可能引发瘫痪。某些治疗风湿病的药物可能引发神经毒性,加剧瘫痪症状。
风湿病相关的瘫痪症状往往是疾病发展的后期表现,通常需要多方面的检查来明确诊断,包括影像学检查(如MRI)、神经电生理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等。护理和预防重点在于早期干预和定期监测,以积极控制病情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