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以上人群是否普遍存在腔隙性脑梗塞

2025-07-11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罗正祥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病情分析:40岁以上人群中,腔隙性脑梗塞并不是普遍现象,但其发病率随着年龄增长有所增加。

1.腔隙性脑梗塞是指由小动脉阻塞引起的小面积脑组织坏死,多发生在基底节、丘脑和脑桥等部位。其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吸烟等。

2.根据流行病学研究数据,40岁以上人群中腔隙性脑梗塞的发病率会明显增加。大约有10%至20%的无症状成年人在影像学检查(如MRI)时可能发现存在腔隙性病灶,这种比率在老年人中更高。

3.腔隙性脑梗塞通常较为隐匿,许多人可能没有明显症状。它可能累积导致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及行走不稳等。

预防腔隙性脑梗塞需进行生活方式的调整,包括控制血压、管理血糖、健康饮食及戒烟限酒等。这些措施不仅可以降低腔隙性脑梗塞风险,还可减少其他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