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旭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普外科
1.冻伤是一种由于暴露在低温环境中导致皮肤和其他组织冻结的损伤。严重情况下,冻伤可能会导致组织永久性损害甚至需要截肢。
2.受冻区域被立刻移入暖室或接触过高的热源(如直接热水、加热器)时,会导致血液循环恢复过快,从而增加毛细血管压力,可能引起患处组织的进一步坏死。这种现象被称为“再灌注损伤”。
3.正确的初步处理方法是:首先将患者从寒冷环境中移至稍微较暖但不极端温暖的环境中。用干燥、温暖的布料覆盖受伤位置,逐步缓慢地升温。可以使用温水(37-39摄氏度)浸泡20-30分钟,这样有助于逐步恢复血液循环,并减少对组织的冲击。
4.对于冻伤患者,及时就医尤为重要。医疗专业人士能够准确评估冻伤的程度,并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管理和可能的外科手术。
在处理冻伤时,关键在于合理控制升温速度,以防止进一步损伤。确保适当的措施和及时的医疗介入能有效减轻冻伤的长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