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优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疾病特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骨髓增殖性疾病,其特征是BCR-ABL融合基因的存在,这个基因导致白细胞过度生产。
2.治疗方式: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如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尼洛替尼等)是治疗CML的主要药物。这些药物通过抑制BCR-ABL蛋白的活性来控制病情。使用这些药物后,大部分患者会经历白细胞计数的显著下降以及临床症状的改善。
3.分子缓解:随着治疗的进行,医生会定期监测患者的BCR-ABL水平。分子缓解包括完整的分子反应(MR4.5),即检测不到BCR-ABL转录本或降至极低水平。达到这种状态的时间因个体差异而不同,一般来说,持续的治疗下,大约40%的患者可以在两年内达到这种状态。
4.影响因素:治疗反应受多种因素影响,包括患者的遗传背景、初始病情严重程度、治疗的及时性和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情况。
长期坚持规范治疗和定期监测是管理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的关键,遵循医嘱进行治疗能够提高转阴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