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骨质破坏:多发性骨髓瘤中的骨髓瘤细胞释放出大量的激素和蛋白质,这些物质刺激成骨细胞(负责骨骼形成)和破骨细胞(负责骨骼吸收)功能失衡,导致骨质吸收增加,骨质密度降低。研究显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中约70%的患者会经历骨质破坏,进而导致骨骼脆弱、变形,引起骨痛。
2.骨骼病变:骨髓瘤细胞在骨髓中大量增殖,直接侵蚀骨组织,形成溶骨性病变。这些病变常见于脊柱、肋骨和长骨,直接导致局部疼痛。数据显示,超过80%的患者可能会在疾病过程中不同程度地体验到骨骼病变引起的疼痛。
3.病理性骨折:由于骨质疏松和骨质破坏,骨骼更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尤其在负重部位如腰椎和髋关节。统计表明,大约30-50%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会经历至少一次病理性骨折,这不仅加剧了疼痛,还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4.骨髓腔压力增加:随着骨髓瘤细胞的不断增殖,骨髓腔内压力上升,进一步刺激神经末梢,产生持续的骨痛感。这种类型的疼痛往往在夜间更加明显,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
在应对多发性骨髓瘤导致的骨痛时,需及时进行医学干预,如化疗、放疗以及相应的止痛措施。同时,应注意定期检查和跟踪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