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宁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中医科
1.体温调节恢复阶段:感冒期间,人体通常会通过发热等方式对抗病毒感染。病情好转后,体内的体温调节机制可能仍处于逐步恢复状态,容易导致夜间出汗。
2.炎症因子的残余作用:在感冒过程中,身体会释放多种炎症因子来抵御病原。这些物质即使在感冒症状消失后,仍可能对体温中枢产生一定影响,引起夜间出汗。
3.身体代谢增强:感冒后的恢复期中,基础代谢率可能一时较高,尤其是在夜间深度睡眠时,代谢活动增加会产生更多热量,从而引起出汗现象。
4.药物副作用:如果在感冒期间服用了退烧药或其他抗病毒药物,这些药物可能干扰了汗腺功能或体温调节系统,导致持续的夜间出汗。
5.其他潜在疾病:某些健康问题,如甲状腺功能亢进、低血糖或结核等,也可能表现为夜间盗汗。如果出汗挥之不去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应当尽早排查。
建议均衡膳食、适度运动以促进恢复。如果夜间出汗持续超过两周且难以缓解,应及早就医,明确具体原因并进行针对性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