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容容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妇科
1.激素水平变化:雌激素和孕激素是调节月经周期的主要激素。如果体内这些激素水平失衡,可能导致子宫内膜增生不足,从而引起月经量减少。
2.体重波动:过度减肥或者体重增加都可能影响月经量。脂肪组织能产生雌激素,体重过低可能导致雌激素水平下降,而过重则可能导致激素紊乱。
3.压力和情绪影响:长期处于压力状态或遭受情绪困扰,会影响下丘脑-垂体-卵巢轴功能,进而影响月经周期和出血量。
4.饮食与营养不良:缺乏必要的营养素,如铁、锌和维生素等,可能导致月经异常。合理饮食能够帮助缓解症状。
5.避孕药物和其他药物:服用口服避孕药常会使月经量减少。一些药物如抗抑郁药、抗精神病药可能也会对月经产生影响。
6.妇科疾病: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子宫内膜炎、子宫肌瘤等,均可能导致月经量异常。
7.甲状腺功能异常:甲状腺激素直接影响全身代谢和月经周期,其异常分泌可导致月经紊乱。
8.过度运动:剧烈运动可能导致身体能量消耗过大,引发月经量减少甚至停经。
了解自身情况并及时就医非常重要,以便查明具体原因和进行适当的治疗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