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生物钟的影响
生物钟由人体内的昼夜节律决定,通常以24小时为周期。若长期在某个时间点醒来,身体会逐渐形成规律,即使不设闹钟,也能自然醒来。早起可能是生物钟调节的结果。
2.光线刺激
清晨阳光逐渐增强,光线通过眼睛传递信号给大脑中的视交叉上核,抑制褪黑素分泌,促进清醒。如果卧室窗帘遮光效果较差,清晨光线容易导致提早苏醒。
3.睡眠质量和压力
如果处于压力状态或焦虑情绪下,大脑兴奋度提高,可能导致浅层睡眠增加,更容易在清晨醒来。同时,睡眠质量欠佳时,深睡眠比例不足,也会减少清晨的静卧时间。
4.个人生活习惯
规律的作息习惯可能促使身体适应固定的起床时间。例如,晚上入睡时间相对较早时,睡足6至8小时后便容易在早晨自然醒来。
5.可能的健康问题
某些健康状况如抑郁症、焦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甚至老年人常见的睡眠片段化,都可能表现为清晨过早觉醒。呼吸暂停综合征等障碍也可能干扰睡眠。
摆脱过早觉醒的困扰可以尝试调整作息、优化睡眠环境,如确保卧室灯光昏暗、隔绝噪音等。如果情况持续恶化并伴随其他不适症状,建议咨询专业医生以排查潜在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