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规律作息
保证每天睡眠时间在7-9小时之间。规律的睡眠能稳定情绪,降低焦虑水平。
避免熬夜和过度依赖咖啡因,这些行为会加剧神经系统的负担。
2.适量运动
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或骑自行车。这有助于促进内啡肽释放,从而缓解低落情绪。
平均每天进行10-30分钟的瑜伽或正念冥想练习,可以有效调节身心状态。
3.健康饮食
多摄入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三文鱼、核桃和亚麻籽,这对脑功能支持有积极作用。
增加富含B族维生素和镁元素食物的摄入,如全谷物、坚果和深绿色叶菜,有助于改善大脑化学平衡。
4.培养兴趣爱好
参与绘画、园艺、烹饪等创造性活动,可以转移注意力并提升成就感。
每周花费固定时间用于喜欢的非工作性质的活动,有助于减轻压力。
5.限制负面信息摄入
减少接触消极新闻或社交媒体内容,避免进一步加剧焦虑情绪。
制定每天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限制,保证一定的“无屏幕”时段。
6.建立良好的社会支持
定期与家人、朋友沟通交流,分享感受以获得情感支持。
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或社区活动,与他人建立积极联系。
7.合理调整认知
学会记录负面想法并尝试用客观角度分析,以减少思维误区。
每天写下3件让自己感到感激的小事,逐步培养积极心态。
8.寻求专业帮助
在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时,应及时咨询心理医生或精神科医生,可能需要认知行为疗法或药物治疗辅助。
通过自我调整,许多人可以有效缓解焦虑和抑郁症状。但如果症状持续恶化或出现自伤、自杀念头,应立即接受专业干预,避免延误病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