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正华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心理精神科
1.保持规律的作息
焦虑症患者应每天保证充足的睡眠,建议每晚7-8小时。遵循固定时间入睡与起床的规律,有助于稳定生物钟,减少情绪波动。
2.进行适度的运动
每周至少进行3-5次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或游泳,每次30分钟左右。这类运动能够促进体内内啡肽的分泌,有助于缓解身心紧张。
3.注意饮食均衡
避免过量摄入咖啡因、酒精及高糖食品,这些物质可能加重焦虑症状。日常饮食应丰富多样,尤其是富含维生素B、镁元素及Omega-3脂肪酸的食物,例如全谷物、坚果和深海鱼。
4.学习放松技巧
经常练习瑜伽、冥想或深呼吸训练,可以有效缓解焦虑情绪。每日安排10-15分钟进行放松训练,能逐步改善对压力的过敏反应。
5.避免过度思考
学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当下,可以通过记录感恩日记或培养兴趣爱好来转移注意力。例如,书写日记时专注于描述当天发生的积极事件,从而减少负面情绪的积累。
6.寻求社会支持
与家人或朋友交流情感,获得精神上的支持。也可以加入支持小组,与其他焦虑症患者分享经验,从中获得鼓励。
7.定期复诊与治疗
按照医嘱服用药物,并与心理医生保持沟通,根据需要接受认知行为疗法等专业治疗手段。如果出现情绪加重的情况,应及时联系医生调整治疗方案。
焦虑症患者需要在日常生活中形成健康的习惯,同时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调整节奏,长期坚持才能逐步改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