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除蒂状息肉后会导致癌症吗

2025-03-25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病情分析:割除蒂状息肉后一般不会导致癌症。事实上,及时切除蒂状息肉可以降低癌症风险,因为一些息肉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演变为癌症。

1.息肉类型:蒂状息肉通常是结肠息肉的一种。虽然大多数结肠息肉是良性的,但其中一些(如腺瘤性息肉)有潜在的癌变风险。定期筛查和及时切除这些息肉有助于预防癌症的发展。

2.癌症风险:研究表明,结肠息肉的癌变过程通常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可能需要10到15年。所以,如果能在息肉发生癌变之前将其切除,可以显著降低结直肠癌的发病率。

3.手术效果:内镜下切除息肉是一种安全且有效的方法。在切除后,需进行病理检查以确定息肉的性质,并根据结果制定进一步的监测计划。

4.术后监测:即使成功切除了息肉,仍应按照医生建议定期进行随访和结肠镜检查。这是因为某些人可能具有再生长息肉的高风险,需要持续监控。

通过及早发现和切除可疑息肉,可有效预防癌症的发生。重要的是保持定期的健康检查,尤其是在有家族史或其他风险因素的情况下。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