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手术治疗
当确诊为结肠癌已侵犯小肠血管,根治性手术是首选治疗方式。
需要进行扩大范围的结肠和小肠部分切除术,同时将受累血管组织一并切除,以确保尽量完全清除癌组织。
手术中重要的是修复受损的血管,防止因血供缺失导致的小肠坏死或其他并发症。
手术切缘需保证足够的安全距离(通常建议在距肿瘤5厘米以上),并采集区域淋巴结以评估病理情况。
2.辅助化疗
术后的辅助化疗可以减少微小残留癌细胞的可能,并降低复发风险。
对于局部晚期病例(如T4期,伴有小肠血管侵袭),通常推荐含氟尿嘧啶类药物联合奥沙利铂的化疗方案。
辅助化疗周期一般为6个月,但可依据患者的耐受性和病情调整。
3.靶向治疗
如果基因检测发现肿瘤存在特定驱动突变(如KRAS、BRAF),也可以加用靶向药物,如贝伐珠单抗或西妥昔单抗,以提高治疗效果。
4.支持治疗
若手术后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应通过肠内或肠外营养支持维持体力和免疫功能。
针对手术引起的腹腔感染、梗阻或吻合口漏等并发症,需及时干预处理。
根据具体情况,治疗过程中应密切监测肿瘤标志物(如CEA水平)、复查影像学检查,并动态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