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晚期进行肠造瘘术是什么情况

2025-04-14
ⓘ 提示:本内容不能代替面诊,如有不适请尽快线下就医

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病情分析:胃癌晚期进行肠造瘘术是一种用于缓解患者消化道梗阻症状的手术,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活质量,而非治愈疾病。这通常适用于肿瘤导致患者无法正常进食或排便的严重情况下。

1.胃癌晚期的特点:

胃癌进入晚期后,肿瘤已明显增大并可能转移到其他器官,常见并发症包括胃窦或幽门部位的梗阻、腹腔内广泛浸润以及肠道功能的受限。此时,根治性治疗往往已不再可行,治疗重点在于减轻痛苦和维持基本生存需要。

2.肠造瘘术的适应症:

消化道完全梗阻:胃癌扩散至十二指肠或小肠,导致食物无法通过。

严重恶心呕吐:梗阻引发胃内容物反流,影响营养摄取和生命体征。

腹水压迫或肿瘤侵蚀:加剧腹部压力和局部炎症。

3.手术的具体目的:

解除梗阻:通过在肠道上开设新通路(如回肠或结肠造瘘),使食物能够顺利排出。

改善症状:减少呕吐感、腹胀等不适,提高患者对饮食和营养支持的耐受能力。

延长生命:尽管手术本身并不能控制肿瘤发展,但可以大幅降低因梗阻引起的并发症风险。

4.手术的方式和流程:

造瘘部位选择:根据梗阻位置,选择合适的肠段(如空肠、回肠)进行造瘘。

手术类型:包括临时性和永久性造瘘两种,决定因素是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预期生存时间。

手术后护理:造瘘口需要特殊护理,包括防止感染、定期更换装置以及监测粪便排泄情况。

5.手术的风险与预后:

风险方面包括感染、造瘘口周围皮肤刺激及粪瘘失控等问题。

对于胃癌晚期患者,由于身体虚弱,手术耐受性较差,但总体能显著改善症状。

胃癌晚期患者进行肠造瘘术更多是一种姑息治疗措施,需综合考虑患者的病情、生活质量及其家属意愿,在肿瘤科、外科及营养科医生的共同评估下决定是否手术。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