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迟斌主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科
1.诊断:首先需要进行胃镜检查,以观察隆起的特征,如大小、形状和表面特征。超声内镜可以帮助评估隆起的内部结构,从而更精确地判断其性质。必要时,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活检以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分析。
2.观察:对于小且无症状的良性隆起,尤其是在影像学诊断明确为无恶性可能时,可以选择定期随访观察。这种随访通常每6到12个月进行一次,以监测隆起的变化。
3.切除:如果隆起较大、有症状或者怀疑有恶性倾向,则可能需要进行手术切除。常见的切除方法包括内窥镜下黏膜切除术或内窥镜下黏膜下剥离术,这些方法可在不需开刀的情况下去除病变。
4.药物治疗及其他干预措施:视具体病因,有些隆起可能通过药物治疗缓解,如由于胃酸过多导致的相关病变可以通过抑酸剂治疗。
当发现胃底粘膜下隆起时,应及时就医,通过综合检查来明确其性质。在明确诊断之前,不应掉以轻心。任何新的症状如腹痛、消化不良或黑便等,都应立即告知医生以便进一步评估和调整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