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炳国主任医师
南京市第一医院 中医针灸科
1.鱼肉本身性质:在中医理论中,不同鱼类有寒性、温性和平性的区别。例如,鲫鱼、草鱼等被认为偏温性,而鳕鱼、带鱼则偏寒性。温性鱼类如果大量食用,更容易对某些体质敏感者造成类似“上火”的反应,如咽喉不适、口腔溃疡等。
2.烹饪方式影响:油炸、红烧或添加辛辣调味料烹制的鱼肉可能更容易导致身体内热积聚,从而诱发“上火”症状。而清蒸、炖汤等清淡的烹饪方法通常不会对身体负担过大。
3.个体差异:体质偏热或容易上火的人群,在食用温性鱼类以及重口味烹饪方式的鱼肉时,可能更易产生诸如嘴唇干裂、喉咙疼痛等表现。而对于体质平衡或偏寒性的人,一般不会出现类似问题。
4.饮食搭配问题:若同时摄入其他辛辣、油腻或高糖食品,与鱼肉搭配食用,也可能加重体内燥热情况,增加上火风险。
5.进食量的控制:鱼肉虽富含蛋白质和营养,但任何食物过量摄入都会给身体代谢带来负担,同时也可能引起消化系统的不适,间接诱发“上火”症状。
建议根据自身体质选择合适种类的鱼肉及烹饪方式,并注意均衡饮食,避免一次性过量食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