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文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泌尿外科
1.压力性尿失禁:这种类型最为常见,占尿失禁病例的一半以上。主要由于腹压增加时(如咳嗽、打喷嚏、运动)导致尿液不自主流出。此类问题多与盆底肌肉松弛有关,生育、肥胖和年龄增长是常见诱因。
2.急迫性尿失禁:表现为突然出现强烈的排尿欲望,并难以控制,往往无法赶到卫生间就已出现漏尿。这通常与膀胱过度活跃有关,可能涉及神经系统的问题,如帕金森病或中风。
3.混合性尿失禁:同时存在压力性和急迫性尿失禁的症状。这种情况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诊断和治疗。
4.功能性尿失禁:并非由于泌尿系统本身的问题,而是因为身体其他方面的障碍,例如关节炎或认知障碍,使得患者无法及时如厕。
解决办法包括非手术和手术两大类:
非手术方法:
盆底肌肉锻炼:即凯格尔运动,有助于增强盆底肌肉力量。
行为疗法:包括定时排尿和膀胱训练,帮助改善排尿习惯。
药物治疗:用于缓解膀胱过度活跃的症状,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手术治疗:对于非手术措施无效者,外科手术可能是选择之一,如吊带术。
长期管理和生活方式改变也是关键,包括控制体重、避免摄入刺激膀胱的食物(如咖啡因和酒精),以及戒烟。通过专业的医疗咨询和适当的生活调整,大多数患者可以有效管理尿失禁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