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宇飞副主任医师
江苏省肿瘤医院 肿瘤内科
1.电离辐射与DNA损伤:电离辐射可以穿透人体组织,与细胞内的DNA分子相互作用。每单位剂量的辐射都可能引发DNA断裂或突变。如果这些损伤未能被细胞修复,则可能导致恶性细胞克隆的出现,这成为癌症发生的基础。
2.剂量累积效应:国际辐射防护委员会提出了“阈值无效理论”,即使是低剂量电离辐射也可能造成健康影响,且这种风险会随着累积暴露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举例来说,职业辐射工人每年接触的辐射剂量上限一般规定为20毫希沃特,但若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实际接触剂量可能超过安全范围。
3.癌症种类和概率:研究表明,高剂量辐射暴露与白血病、甲状腺癌、乳腺癌、肺癌等关系密切。例如,核事故的幸存者中,白血病的发生率显著增高。这说明不同种类的癌症对辐射的敏感性存在差异。
4.潜伏期较长:电离辐射相关癌症通常有较长的潜伏期。以白血病为例,其潜伏期通常为5至10年,而实质器官肿瘤(如肝癌、肺癌)的潜伏时间可能更长,可达10到20年以上。
5.防护措施的重要性:防止辐射带来的健康危害,关键在于使用合理的屏蔽设备、严格遵守辐射剂量监测规定,以及尽量减少不必要的暴露时间。
加强个人防护意识、定期健康体检以及充分了解工作环境中的辐射水平,有助于在保障职业需求的同时降低健康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