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良元副主任医师
南京脑科医院 神经外科
1.定义和原因:
猝死主要是由心源性因素引发,例如心肌梗死或心律失常等急性心脏事件。根据统计,约80%的猝死病例与冠心病有关。
大脑出血是由于脑内动脉或血管破裂造成的出血,占全部中风病例的10%至15%。常见诱因包括高血压、脑动脉瘤及脑血管畸形。
2.临床表现:
猝死的发生往往非常突然,患者可能在几分钟到一小时内失去意识和呼吸。事前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有时会出现胸痛、心悸等先兆。
大脑出血的症状取决于出血的部位和程度,包括头痛、恶心、呕吐、局部神经功能缺失以及意识障碍。有时还可见颅内压增高的体征。
3.诊断方法:
猝死的诊断通常基于临床表现和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尸检可以帮助明确具体死因。
大脑出血需要影像学检查如CT或MRI来确认,并评估出血量和位置。
4.治疗和预防:
对于猝死,早期CPR(心肺复苏)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使用是关键。长期预防需控制心血管危险因素,如高血压、高胆固醇和糖尿病。
大脑出血的治疗可能包括降低颅内压、控制出血源,以及手术干预等。预防策略同样强调对高血压等危险因素的管理。
猝死和大脑出血尽管都有突发性强的特点,但它们的病因和处理方式显著不同。了解各自的风险因素和早期信号有助于及时采取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