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晶敏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普外科
1.症状观察:肠梗阻患者通常会出现腹胀、剧烈腹痛、呕吐和排便异常等症状。无法站立可能表明疼痛加剧或身体虚弱。应监测生命体征,如体温、脉搏、呼吸频率和血压,以评估病情。
2.医疗咨询:肠梗阻属于急症,应及时联系医疗机构进行专业诊断和治疗。通过影像学检查(如X光、CT扫描)确定梗阻位置及性质,并根据具体情况采取保守治疗或手术干预。
3.输液治疗:由于呕吐和禁食,肠梗阻患者常存在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的风险。应尽快进行静脉输液,以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维持循环稳定。
4.手术准备:若保守治疗无效,应考虑手术解除梗阻。手术前需完善相关检查,评估手术风险,并进行术前准备。
5.术后护理:手术后需严格监测恢复情况,包括伤口愈合、消化道功能恢复,以及防止并发症发生。
肠梗阻为危急状况,早期识别和处理至关重要,任何延误都可能导致严重后果。腹部剧痛和不能站立时,迅速就医是最安全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