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燕文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肿瘤科
1.影像学评估与病灶定位
复发后首先需要进行全面的影像学检查,如腹部CT、MRI、PET-CT等,以明确复发部位的大小、范围及是否伴有远处转移。必要时结合肠镜检查进一步确认原发部位的复发情况。
2.重新手术切除
对于局限性复发且没有远处转移的病例,如果患者身体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再次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研究显示,某些情况下复发性肿瘤切除后,生存率仍然可以显著提高。
3.放射治疗
如果手术技术难以清除全部病灶,术前或术后可联合放射治疗以缩小病灶或减少复发风险。尤其对于直肠部位较低的复发病灶,放疗的作用更为显著。
4.化疗方案调整
常规的含铂类药物、氟尿嘧啶类药物等可能继续适用,但在复发后需要根据之前的治疗效果和耐受性进行调整,常用方案如FOLFOX、FOLFIRI等。对于已经存在药物耐药的情况,可尝试新型化疗药物。
5.靶向治疗与免疫治疗
在肿瘤基因检测结果指导下,可选择使用针对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如西妥昔单抗)、血管生成抑制剂(如贝伐珠单抗)等的靶向治疗。有研究指出,对于MSI-H或dMMR类型的患者,免疫检查点抑制剂也可能是有效的治疗选择。
6.姑息治疗与全身支持
如果复发肿瘤已无法根治,需转向控制症状与延缓病情的姑息治疗。通过营养支持、疼痛管理等方式,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复发的结肠肿瘤处理过程复杂,需要多学科团队合作,包括外科、内科肿瘤科、影像科、病理科等,确保治疗方案科学合理并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