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娟副主任医师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消化内科
1.痔疮:这是导致便血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尤其是内痔。内痔出血通常在大便后出现,鲜红色且无痛。在成年人中,痔疮的发生率较高,有研究显示,50岁以上的人群中大约50%可能会经历某种形式的痔疮问题。
2.肛裂:这是一种位于肛门开口处的小撕裂或割伤,引起剧烈疼痛和少量鲜红色出血。肛裂通常与便秘或排便时用力过度有关。
3.炎症性肠病: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均可引起消化道出血。其特征还包括腹泻、腹痛和体重下降。数据显示,炎症性肠病的全球患病率正在增加,约每10万人中有数十人受到影响。
4.结直肠癌:这种严重的疾病可能会导致黑色或暗红色的大便出血。这是因为血液在通过肠道时被消化分解。年龄是一个主要风险因素,50岁以上人群中发病率较高。
5.息肉:结肠或直肠的息肉有时会引起出血,虽然它们本身通常是良性的,但如果不及时治疗,一部分可能会发展为恶性。
任何情况下的大便出血都不应被忽视,尤其是在出血量大的情况下。建议进行专业的医疗评估,以确定病因并采取适当治疗措施。